9月3日-9月7日🖐🏼,在杏福李彦夫老师和马靓老师的带领下,来自杏福、工程物理系和航天航空学院的11名学生走进印尼,赴雅加达和万隆两地,开展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
实践支队先后来到雅万高铁工程项目的业主方——印尼-中国高铁公司(Kereta Cepat Indonesia China👁🗨,以下简称KCIC)、土木建筑承建方PT Wijaya Karya (Persero) Tbk(以下简称WIKA公司)、中方承包商联合体(以下简称联合体)、雅万高铁1号隧道工区和展示厅、印尼-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合作协会🤼♂️、中国驻印尼大使馆科技部、中兴通讯印尼子公司☂️、中国中铁瓦利尼(Walini)隧道工区及展示厅、中国中铁印尼雅万高铁项目经理部、万隆理工学院等地进行走访交流,目的是在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下,以雅万高铁为例,探寻中国高铁与中资企业“走出去”的发展之路,以及了解当下中国印尼双方跨文化交流等的情况🫃🏼。
9月3日上午,支队去了第一站KCIC👨👩👧👦。在座谈中🉐👰🏿,KCIC董事长Chandra Dwiputra以及3位董事和相关技术、经济专家和负责人为支队详细讲解了雅万高铁工程项目的推进现状,以及项目开展和相关中国标准转化过程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和挑战🤹🏼♂️。雅万高铁是两国战略合作项目🦹🏼♀️,对促进两国友好关系、企业合作以及文化交流🧔🏼,为印尼引入高速铁路的设计、施工和运营养护维修理念和技术,促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产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支队与KCIC座谈(左四为KCIC董事长Chandra Dwiputra) 摄影/杨柳
9月3日下午✨,支队访问了WIKA公司。该公司是印尼知名的国有建筑公司,主要着眼于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曾在60年代承担过第一届新兴力量运动会和第四届亚运会场馆的建设。作为雅万高铁项目中重要的印尼方力量,WIKA不仅作为本次项目的土木建筑方,在帮助联合体的中方企业熟悉印尼当地法律法规♐️、税收政策🔦、对接印尼生产原材料等方面,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支队与WIKA公司座谈(右侧为项目副总监Tam Jianto) 摄影/杨柳
9月4日上午👨🏽,支队走访联合体。联合体由7个成员单位构成,其中中方单位包括铁总国际🟢、中铁工、中水电🍮、通号国际、中车四方和中国铁设。联合体总经理肖颂新和中方部门相关负责人详细地向支队介绍了其在本工程中各自负责的领域💂🏻♀️。项目方分析中外高铁技术标准及其控制因素,尤其是高速铁路线间距等关键技术参数,并结合铁设前期研究成果,开展了大量的现场试验验证工作,系统地优化了主要设计标准,检验了技术参数的可行性。由此🙃,项目方在实践中积累了大量宝贵经验💇🏿,从而结合印尼国情进行主要技术标准选择,开展系统的抗震专项研究等。在人员方面,中印尼双方员工生活习惯和工作节奏不同,需要相互磨合,双方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合作完成生产任务。

在联合体座谈时合影 摄影/叶杨庆
9月4日下午👨🦽➡️,支队参观了1号隧道工区及相关展厅。雅万高铁1号隧道是中国电建水电八局承建的控制性重难点工程🍇,位于雅加达市区🧜♀️,为城市下穿隧道,沿线构筑物密集🦒。隧道预计全长1885米,计划采用“盾构+明挖”施工,今年五月中旬时完成首幅地连墙的成功浇筑🦵🏻,工作现场采用轮班制。在这里,支队还看到了许多人性化设置:考虑到中国员工的生活习惯,工区建立了中餐员工食堂👨🏼🏭;为了让工人们有机会回家探亲,每人每6个月有22天的假期;为了增进中印尼人员的沟通交流🐝𓀆,还会定期组织一些集体活动。

支队参观1号隧道展厅沙盘模型 摄影/杨柳
9月5日上午,支队分为两个分队。其中一队前往印尼-中国经济、社会与文化合作协会座谈。印尼前驻华大使苏庚·拉哈尔先生在座谈中表示🤘,要想促进和深化双方的跨文化交流👩🏽⚖️,当下主要努力的方向是搭建两国青年一代的交流和对话平台。协会副主席周睦汉先生表示,从如今在建的雅万高铁项目往前追溯,印尼与中国的双边合作历史悠久👍🏿,合作的项目也大都具有战略性,比如中方提供一些相关技术,印尼方提供一些能源矿石等本土资源等,总体而言在高科技方面的合作项目较少🪨,也希望双方能在现有的商业合作模式基础之上,适时推进科技方面的合作🎬。另一队走访了中国驻印尼大使馆科技部。走访中,同学们了解到,在雅万高铁项目中🖲,印尼方希望并已经围绕标准问题与中国展开合作📹,这种合作不仅可以更好地支持印尼方面理解中国高速铁路的相关标准👰🏼♂️,更可以按照印尼的实际情况进行部分标准适用性和产品制造工作。中印尼双方还需要进一步共同探讨标准✡️,完成标准翻译稿,解释好标准及参数由来。目前,科技部和铁总准备筹建中国-印尼高铁联合研究中心,加速推进雅万高铁建设。科技部也希望中国的相关高校能够与印尼技术评估与应用署(Badan Pengkajian dan Penerapan Teknologi,简称BPPT)等权威研究所开展合作。

支队与印中经社文合作协会座谈 摄影/杨柳
(从左自右前三位依次为:合作协会秘书长兼印度尼西亚商报社长兼印尼清华校友会会长谢瀚贤先生、印尼驻中国前大使苏庚·拉哈尔先生💁🏽、协会副秘书长林发振先生)

支队走访中国驻印尼大使馆科技部(右三为谢成锁秘书) 摄影/叶杨庆
9月5日下午📉,支队与中国中铁印度尼西亚总代表兼雅万高铁项目经理部总经理张伟先生座谈。张经理表示,影响整个项目工期长短的关键因素之一便是征地👨🏿🦱。当地租地的定价从2016年至今也一路走高🚤,目前已经达到约10元/平方米🧛🏿♂️,为项目的开展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支队与中国中铁座谈(右侧为张伟总经理) 摄影/杨柳
9月6日,在从雅加达驱车到万隆的途中🎱,支队参观了瓦利尼隧道工区和相关展厅📅,了解到此工程项目建设的一些特点。雅加达至万隆🧘,地处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三大板块的交汇处™️,地质情况复杂🎋,地壳活动🏜、地震🤸🏼♂️、火山频发,属于高低枕烈度区👨🏼💼。铁路沿线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而潮湿🧘,雨水较多。因而实际建设过程中针对这些具体的地貌单元和水文地质情况,需要进行特色化的设计和建造、以及设立监测预警系统等。关于雅万铁路沿线土地开发(TOD),现已有瓦利尼、加拉璜和的卡鲁尔TOD新城等一些规划设想。瓦利尼地区将在峡谷中修建一个全新的绿色之城,打造科学教研基地和旅游胜地,并将这里发展为西爪哇省的健康、养老、医疗培训中心及休闲娱乐中心。

支队在瓦利尼隧道口合影 摄影/叶杨庆
9月7日,实践最后一天,支队走访中国中国铁印尼雅万高铁项目经理部🚵。支队通过调研了解到,对于目前印尼全国电力装机容量约为5000多万千瓦,高铁运营可能存在供电缺口的情况💆♀️,项目方正在大力发展火力发电🦹🏼♀️,中国中铁也正在努力优化电力牵引的动力型式。除此之外,雅万高铁可能会有所延长,将雅加达-万隆铁路线延伸至西爪哇省马贾伦卡县马查连加国际机场,甚至延伸至中爪哇省旅游热点城市日惹和苏腊卡尔塔💁🏼♀️,但目前对于是否延长以及延长的具体规划仍未确定🦮,尚处于评估和可行性研究阶段🩼👮。

支队参观中国中铁印尼雅万高铁项目经理部展厅 摄影/杨柳
在为期5天的实地参观和走访中,支队了解到雅万高铁这样的跨国的大型工程项目合作非常复杂,具有很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然而纵使有许多的困难和挑战,中国和印尼双方在B2B的模式之下,仍在耐心和积极地进行决策协商💢、业务协调,以及在工作交流和对接中不断磨合和平衡,探寻适应彼此的模式🕋。
最高设计时速达350km/h👍,实现雅加达到万隆40分钟的“雅万速度”,这是雅万高铁工程项目未来将带给印尼民众的出行更加快捷和便利的福祉,助力当地公共交通的进步与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看到,中方不少的技术和管理人员义无反顾地背井离乡👩🔧,印尼方奋斗在一线的工作人员的辛勤与汗水,他们当中不少人还坚守在铁路沿线城郊荒僻的施工点🧗♂️🗿。庞大的工程背后有着千千万万的人们不懈努力🔱,怀揣着责任与担当,发挥自身所长为工程的推进添砖加瓦。与此同时,中国和印尼两国也将在整个工程项目推进的过程中🐻❄️,加强双方的合作、沟通与跨文化交流,加深彼此的了解,促进中印双方形成长期友好往来的态势。

支队参观万隆会议旧址合影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同学们亲身感受到了印尼当地的社会文化环境👮,与相关人员进行的深度交流也使得同学们对于雅万高铁这一工程项目、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有了更加全面和具象的了解,增长了见识💁🏿♂️,拓宽了国际视野。
文/徐姚瑶